
前言2019年1月22日,台北某酒店宴会上,杯盘交织。这应该是一场迎春宴,照顾艺人。资深艺人郑慧中当着众人的面扇了台湾文化局局长郑丽君一巴掌。这一巴掌立刻引起了台湾社会长期的愤怒。有人骂郑慧中“暴力”,但更多人私下拍手称快。为什么一巴掌会引起这么大的震动?郑丽君到底做了什么,让一个艺人违法却还当众“教训”他?这不是冲动,而是公众的不满。很多人认为郑慧中这一巴掌“慷慨激昂”。但如果你看看2016年到2019年台湾的新闻就会发现,这一巴掌应该是很久以前才来的。 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,郑丽君出任文化部部长。他做的第一件“大事”就是改变台湾高中霍尔历史课程。中国的历史被从独立主体中剥离出来,与日本、韩国一起被塞进“东亚历史”!中日战争、抗日战争等主要历史被缩减了60%。连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”的说法都改为“两岸关系复杂”!现在的少儿课本里,中国历史变成了“外国历史”,岳飞、文天祥变成了“亚洲名人”。学生的作业本上,有一道题问“台湾最早的政权”。通常的答案是“荷兰东印度公司”——连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都被刻意淡化。课程大纲修改后,郑丽君到达中正纪念堂。 2017年,他力促通过《促进转型正义条例》,随后下令:纪念馆商店设在“权力记忆陈列馆”。 2018年,他甚至成立“专家组”讨论是否迁移蒋介石铜像,并计划将纪念馆改造成“民主反思剧场”。课程大纲被改变,历史被抹去,文化符号被摧毁……对台湾社会的不满情绪像高压锅一样堆积起来。直到2019年的宴会上,郑丽君举杯酒去敬酒的时候,郑慧中压抑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。这一巴掌打在了郑丽君的脸上,刺痛了“台独”政客的心——因为它揭示了一个真相:当“去中国化”影响到普通民众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时,“民主”口号再美丽,也挡不住人们的愤怒。喊“台独”,从大陆赚钱。郑丽君被打后,绿营立即跳起来高喊“民主受伤了”。蔡英文还打电话安慰他,但网友很快透露出更丰富的东西:这位高喊“台湾永远不会成为中国一部分”的政客,早已与大陆捆绑在一起。她的丈夫叫沈雪蓉。 20世纪90年代,他到广东东莞开了一家电子公司,名叫“东莞荣熙电子”。本公司专业生产电脑连接器。鼎盛时期拥有员工300余人,年营收达数亿新台币。其一半以上的产品销往中国大陆。直到2012年,沈雪荣才“退出管理层”,但公司的股权和利润仍然与他息息相关。一边在台湾喊着“割断两岸”,一边老公在大陆赚大钱了!这种大谈台独、将台湾统一收入囊中的典型行为,甚至让著名发言人柯文哲怨声载道。更讽刺的是,郑丽君在文化部门时他特别下令“禁止大陆节目在岛内播出”、“限制两岸文化交流”。 2018年金马奖上,一些台独人士公开高喊“台独”,他却说“这是言论自由”;但他却转而以“防止大陆文化渗透”为由,将大陆的《延禧攻略》和《琅琊榜》封锁在台湾。对此,国台办也澄清,不允许任何人利用大陆的钱财,从事分裂国家的活动。但郑丽君呢?他仍然在公开场合呼吁“台湾文化独立”,并以数百亿新台币的文化预算支持呼吁“去中国化”的乐团和剧团——一个名为“黑道青”的团体,在得到他的资助后,公众表示“中国人的性格是一个”。外国文化,台湾拼音必须坚持。”这激怒了台湾文坛,直接签名抵制。从课程到2020年主政,郑立军突然辞去文化司司长职务,去基金会“退休”。很多人以为他会消失。没想到,2024年赖清德上台后,直接把他拉到了行政院——这个职位,仅次于赖清德,是右翼主力。赖清德上任后,大喊“社改”,郑立军成了他的“头号打手”。他懂得“热水煮青蛙”搞“台独”。在改变历史课程时,他没有直接说“删除中国历史”,而是包装成“纳入东亚历史”;在修建中正纪念堂时,他并没有直接拆除铜像,而是先改了名字,停止了出售纪念品,一步一步进行。当 s支持“台独”,他没有说“分裂文化”,而是“振兴本土文化”——“软刀割肉”的方式,比直接喊“独立”更加隐蔽和危险。现在他当上副总统,权力很大。台媒爆料,他正在推动“中小学图书馆全面去中国化”,计划改变“中文”更令人担忧的是,他还提出了“两岸文化交流审查法”,以“防止大陆渗透”为由,要求所有两岸文化项目都要经过“国家安全审查”。 2023年将突破300万,两岸网友台海双方在抖音、小红书上的联系次数超过10亿次,分享美食、看电视节目。民间交流很热,但他想通过“审查制度”来降温。这不是逆潮流而动吗??郑丽君、赖清德认为,权力可以改写历史、分裂文化,却忘记了海峡两岸有着相同的文化、相同的种族,血脉相连,不是改一些教科书、推倒一些铜像就能打破的。信息来源:台湾海峡网,2024年4月10日发表。海外网,2019年1月23日发表。文汇报,2019年1月22日发表。环球网,2019年1月22日发表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)由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注:阿宝网易HAO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,该用户已上传并发布了这些内容(包括图像和视频,如有)。